“三北”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成效如何?一组数据带你了解

央视网2025-08-17

央视网消息:国家林业和草原局15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,“三北”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累计实施项目415个,完成建设任务1.64亿亩,三大标志性战役包括东部歼灭战、中部攻坚战、西部阻击战,目前这些项目具体实施情况如何?

“三北”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完成建设任务1.64亿亩

数据显示,东部歼灭战片区“绿进沙退”态势明显加快。其中,内蒙古推进浑善达克沙地南缘治理,带动治沙270多万亩;辽宁和内蒙古在科尔沁沙地南缘联合打造“千里锁边”林草带,平均宽度由11公里拓宽到31公里。

当记者来到内蒙古时,“一年一场风,从春刮到冬”的流动沙丘,已经变成一眼望去尽收眼底的绿意盎然。当地采用“灌木固沙为主、机械沙障为辅”的综合固沙方法。同时,当地通过以工代赈,让参与治沙建设的牧民获得劳务报酬,吸纳4000多名农牧民参与沙地治理。

两年来,锡林郭勒盟完成生态建设任务379万亩,浑善达克沙地年均沙尘暴次数较2000年减少了95%,北京市沙尘天气年均发生次数较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初期减少84.6%。

中部攻坚战:区域联防联治格局基本形成

和东部的情况不同,“三北”工程的中部攻坚战重点是解决风沙危害、水土流失等突出生态问题,确保黄河安澜。最新数据显示:中部攻坚战片区的区域联防联治格局基本形成。

不久前,在宁夏中卫市境内的腾格里沙漠东南缘153公里防风阻沙带顺利合龙,宽约10公里至38公里,综合投资26亿元,主要由草方格、灌木带、乔木林构成。这条防风阻沙带的建成,对于遏制腾格里沙漠东扩南移、保护黄河安澜具有重要意义。

今年,陕西计划完成5.13万亩流动沙地治理工作。毛乌素沙地占陕西榆林面积的55%,当地因地制宜,分类施策,在不同的地块种植不同的植物,加大林木良种和草品种的使用,为防护林、用材林、景观林、经济林、饲草、草药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树种资源。

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的数据显示:中部攻坚战片区的区域联防联治格局基本形成。其中,在毛乌素沙地,同步构筑4条“防风阻沙带”,流动沙地治理率达80%以上。

西部阻击战:建设复合型阻沙防护带

按照规划,西部阻击战重点是在绿洲外围、沙漠边缘和主要风沙口,建设复合型的阻沙防护带,维护绿洲安全。目前这里的建设情况怎么样?

在甘肃河西走廊东北部,有一片三面环沙的绿洲——民勤。曾经,这里风沙肆虐,被视作“沙漠孤岛”。如今,长达380公里的环绿洲锁边林带全面建成,成为阻挡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“握手”的绿色屏障。

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林业技术推广站站长 陶海璇:在推进环绿洲锁边林带闭环围合过程中,我们综合应用了多种科学方法和生态工程技术。先固沙后造林,乔灌草结合;引进履带式治沙机、手扶式压沙机、打坑机、无人机等治沙设备,开展人工加无人机模式,机械作业率逐步提高,大幅提升了治理效能。

在民勤绿洲东部的白土井区域,是锁边林带最后完成治理的地方。为了让这段年轻的防线更快“长壮”,这两天,工人们正在为栽种时间不足三年的梭梭树进行集中补水。

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东坝林业工作区站站长 李光道:我们将持续做好补水、病虫害防治、防火、禁牧等抚育管护工作,进一步筑牢阻隔两大沙漠合龙的生态安全屏障。

今年,当地推进实施环绿洲锁边林带建设、甘蒙边界重点风沙口联防联治及生态用水保障“五大工程”,新增人工造林13.13万亩、封沙育林草4.31万亩。

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林草局副局长 姜莉玲:截至目前,全县累计完成工程固沙130万亩,封沙育林草325万亩,人工造林保存面积261万亩。

沙海深处 农牧民实现家门口增收

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,“三北”工程的持续推进,不仅让环境变得更加优美,当地也在不断通过治沙,让生态的“颜值”转化成发展的产值。

当记者来到内蒙古通辽市时,看到的是密密麻麻的果树,这是科尔沁的治沙明星“塞外红”。依靠“生态屏障+经济林”的立体治沙模式,如今,“塞外红”光卖果,一亩地一年就能有一万多元的收入。

通辽市科尔沁区大林镇西归力村党支部书记 马秀英:今年的果长得特别好,我们引进了深加工,秋天我们果农的收入还能增加一笔。

负责人说的深加工,是当地正在沙海深处大力推进的“立体经济”。目前,这里的林草沙产业年产值达到39亿元,年沙地生态旅游人数超200万人次,年产值达16.8亿元。

在新疆和田,去年11月,长达3046公里的环塔克拉玛干绿色生态屏障在这里实现合龙。今年,当地在示范区内持续扩边增绿,4.15万亩新增绿植,让锁边带的宽度从100米增加到了最宽处的3164米。

在项目建设中,当地创新采用了“光伏+治沙+农业+牧业”的模式,地上有光伏,地下有牧草,养殖了黑鸡、羊,种植了西瓜、玉米、西红柿、辣椒等作物,初步形成了治理、种植、养殖的沙漠生态。

洛浦县林业和草原局技术推广中心主任 柏建华:光伏板不仅能发电,还改变了沙漠生态。通过2万余亩光伏板形成遮阳屏障,使地表温度下降3~5℃,降低了沙漠水汽蒸发,土壤含水率提升20%左右,作物存活率显著提高。

沙漠海鲜、沙漠水稻?塔克拉玛干的新产业颠覆你想象

2025-08-17

南海海域发生4.4级地震 震源深度20千米

2025-08-17

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第二次综合演练顺利完成

2025-08-17

精准抓建强基层 靠前解难暖兵心

2025-08-17

暑期档电影市场展现巨大消费潜力 “中国电影”走出国门广受好评

2025-08-17

文化中国行丨从“雨过天青色”品汝窑蕴含的中国传统美学

2025-08-17

南北方或将一同“蒸桑拿” 多地多举措积极应对大范围高温天气

2025-08-17

暑期红色文旅“热”力全开 “红色+”旅游业态焕新出彩

2025-08-17

山东济南黄岗路黄河隧道今天贯通 通车后5分钟可穿越黄河

2025-08-17

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

2025-08-17

“金融+”特色服务激活暑期文旅市场 多重优惠发力“点燃”消费热潮

2025-08-17

龙舟、武术等获得广泛认可 中华传统体育“国际范”闪耀世运赛场

2025-08-17

赏美景、品美食、“买买买”……入境游升温 外国家庭“组团”体验中华文化魅力

2025-08-17

暑运铁路餐饮呈现“新”变化 “舌尖上”的旅途惠民生暖民心

2025-08-17

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丨闻“汛”而动显担当——记河北省滦平县马营子满族乡南台子西沟村党支部

2025-08-17

沙漠里养海鲜、种水稻?科技助力新疆“点沙成金”变身鱼米之乡

2025-08-17

人工智能数据污染事例频发 如何防范?这篇详细解答请收下→

2025-08-17

505亿元!中国微短剧市场超速增长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

2025-08-17

成都世运会已产生233枚金牌 累计打破18项世界纪录

2025-08-17

数说“十四五”以来数据产业规模快速增长 中国创新引擎动能强劲

2025-08-17

各地特色“文旅大餐”亮点纷呈 新玩法新场景点燃“夏日经济”

2025-08-17

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抗战歌声里的家国情怀

2025-08-17

习近平的民生之问丨“今后村民收入靠什么?”

2025-08-17

习近平牵挂的塞罕坝 创造“荒原变林海”的人间奇迹

2025-08-17

筑牢经济底盘 夯实发展支撑——看中国经济之“重”

2025-08-17

感悟抗战历史 凝聚前行力量——各地纪念日本无条件投降80周年

2025-08-17

红树林——人与自然的共生与守护

2025-08-17

三个镜头,感受红色太行的深情与力量

2025-08-17

数说中国丨2025年7月份国民经济保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

2025-08-17

大力发展服务消费 满足人民群众“新刚需”

2025-08-17

求是专访 | 如何讲好抗战故事、弘扬伟大抗战精神?

2025-08-17

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

2025-08-17

世运选手在成都感受中国文化魅力与城市活力

2025-08-17

成都世运会丨“小众”的你,是我最深的爱

2025-08-17

非遗在新疆讲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

2025-08-17

壹视界·微视频丨“两山”理念指引美丽中国建设

2025-08-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