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消费升级的浪潮中,冰淇淋早已超越解暑的单一功能,成为承载情绪价值的“快乐符号”。这个看似热闹的赛道,长期以来都遵循着传统的经营模式,直到野人先生以“现制现售”的创新理念,为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。2011年,当崔渐为在北京语言大学开出第一家冰淇淋门店时,这个后来被称为“现制冰淇淋”的细分市场,还是一片未被充分开发的未知领地。
野人先生创始人崔渐为的微信签名写着:“一生做好一件事,打造极致冰淇淋。”这句朴素的宣言背后,是一个关于长期主义的商业样本。当资本追逐“万店规模”、行业沉迷“网红爆款”时,崔渐为却带着团队埋头打磨单店模型,甚至自建牧场、改造设备。究竟什么让野人先生甘愿做“慢生意”?在900家门店的规模下,它又如何平衡标准化与匠心?
破局:用“现制”重定义冰淇淋行业
“冰淇淋是一个有生命的产品。”崔渐为在采访中反复强调这句话,“它的结构——固体、液体、气体,它的冰晶,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发生变化。小冰晶会抱团变成大的冰晶,所以放久了的冰淇淋,口感就会变得粗糙。” 正是这种对冰淇淋本质的深刻理解,让野人先生从一开始就选择了“现制”这条少有人走的路。
“工业化冰淇淋和现制冰淇淋,本质是两个行业。”传统冰淇淋行业依赖工厂预生产,产品经过长途运输和长期冷冻储存,最终在门店的冰柜里等待消费者。而野人先生则把整个制作过程搬到了门店现场。
崔渐为说,“我们要把麻烦留给企业,把价值留给消费者。”这种理念直接体现在产品上——野人先生的冰淇淋坚持现制现售,从水果去皮榨汁到凝冻成型,全程在消费者眼前完成,确保每一口都是“刚出锅”的最佳状态。
然而,这条创新之路并不平坦,最初的困难来自设备。“当时国内根本没有现制冰淇淋机的供应链,进口意大利设备一台就要几十万,这还怎么连锁化?”崔渐为回忆道。面对这个难题,野人先生没有退缩,而是选择与国内供应链厂商联合研发。经过多年努力,终于实现了关键设备的国产化,“现在我们的机器成本只有进口的1/5,性能却更符合中国门店的需求。”
更关键的创新在于销售模式的变革。行业惯例是门店陈列20多种口味,而野人先生大胆做减法,同时售卖不超过6种口味,全天十几种口味,新鲜现做,分时售卖。“很多人觉得选择多是好事,但我们发现,消费者真正需要的是‘此时此刻最好吃’的冰淇淋。”崔渐为解释道。这种“少而精”的策略不仅保证了产品的新鲜度,还形成了独特的消费体验——顾客每次光顾都能遇到不同的惊喜口味。
“现制不是噱头,而是一套完整严谨的运营体系。”崔渐为总结道。从牧场奶源到水果直采,从设备研发到门店培训,野人先生用15年时间搭建起一个完整的现制冰淇淋生态系统。正如崔渐为所说:“当消费者尝过真正新鲜的冰淇淋后,他们就再也回不去了。”这种味觉记忆,正是野人先生最深的护城河。
韧性:在长期主义中沉淀价值
与众多茶饮品牌相比,野人先生的发展速度显得比较缓慢。在创立初期不追求发展速度一方面是当时整个冰淇淋市场增速不快,另一方面则是源于野人先生稳打稳扎的发展理念。
“那时候没人觉得冰淇淋是个能做成大事业的行业,甚至很多同行都觉得我们太较真。”他回忆道。但正是这份“较真”,让野人先生穿越了多个经济周期,从校园小店成长为拥有900家门店的行业标杆。
“做企业就是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。”崔渐为深有感触地说,“哪怕你学了各种书本上的知识,听各种前辈讲了各种各样的经验,自己去实践的时候,依然会有很多不可避免的坑。”
2018年是野人先生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。当时品牌快速扩张至全国四五十家门店,却因管理半径失控导致大量亏损。“那次经历教会我们,餐饮是个重运营的行业,盲目扩张只会自乱阵脚。"这次教训让团队深刻认识到,必须建立更加审慎的风险管控机制。”
与其他连锁品牌不同,野人先生从不定年度扩张计划。“开店数量应该是水到渠成的结果,而不是KPI。”崔渐为解释道。这种看似保守的策略,实则蕴含着对行业本质的深刻理解。在北京深耕的十几年里,团队不断试错、调整,逐步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。“我们要求每家店必须配备专业冰淇淋师,如果人才储备跟不上,宁愿不开。”
在资本狂热的年代,野人先生始终保持着难得的清醒。“餐饮行业需要的是持续造血能力,不是烧钱速度。”崔渐为始终坚持自有资金发展模式。这种看似“慢”的发展方式,反而让野人先生避开了许多创业公司常见的陷阱。“现金流健康让我们能够专注于产品本质,用五年时间研发设备,用十年培育供应链。”
从中国味道到全球叙事:冰淇淋的文化之旅
随着中国冰淇淋市场的不断发展,崔渐为也开始将目光投向国际市场。他认为,冰淇淋是一种全球通用的语言,而野人先生的产品在品质和创新上已经具备了出海的实力。“我们希望让世界尝到中国冰淇淋的美好。”崔渐为说。
目前,野人先生已经在新加坡开设了第一家海外门店,并计划在未来几年内逐步拓展到更多国家和地区。崔渐为希望通过出海,不仅能让更多人品尝到野人先生的冰淇淋,更能传播中国的冰淇淋文化,让世界看到中国品牌的实力和魅力。
“我们希望把中国的好食材带到全球。”崔渐为说。野人先生在研发产品时,特别注重寻找中国本土的优质食材,如浙江仙居杨梅、湖北松滋蜜柚、广西横县茉莉、陕西眉县猕猴桃、黑龙江五常大米等,这些独特的口味不仅满足了中国消费者的味蕾,也让海外消费者感受到中国冰淇淋的独特魅力。
从北京语言大学的30平米小店到全国900家门店,野人先生的成长轨迹印证了一个朴素的道理:企业发展没有捷径可走。“经济越发达,冰淇淋消费越旺盛——我们对中国经济有信心,自然对行业有耐心。”崔渐为的这句话,道出了野人先生能够穿越周期的关键: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沉淀价值,在持续的经验积累中锻造韧性。正如他所说:“重要的不是不犯错,而是从每次错误中学习成长。”(钱琪莹)